这个孩子应不应该参加高考美术集训

//

昨天有个学生家长突然给我打电话,一时没反应过来是那个学生的家长。后来电话里一细说才知道,这

孩子在2005年的时候教过她,当时她读小学一二年纪,现在在戴氏复读高中课程,想来咨询我关于高考

美术的相关情况。
老学生家长想见我,我没有推辞的理由,但是依稀记得这女孩小时候“问题比较多”,基本可以算是个

“问题女孩”吧!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首先学画画学一两节课就不来了,家长连哄带骗还是不来,

极其不配合。这个孩子的成长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情况,我的判断如下。

首先,母亲精明能干但是学历不高,做事情非常果敢,稍显简单粗暴,这在激烈的商业社会中可以获得

很好的地位和别人的赏识,但是对于教育孩子而且又是一个女孩的时候,就显得有点不合适了。举例:

母亲提醒孩子起床,喊了很多次孩子不理,直接端了一盆冷水倒在了床上(当时是冬天)。

其次:父亲读书很厉害,注册会计师,80年代的重点学校毕业。但是对待孩子的教育上,过于迁就,在

带有原则性的教育问题上,希望通过和孩子商量来达成一直。

从教育心理学观点来看,父亲是社会准则的象征,应该在家庭中扮演一个桥梁,让孩子学会怎么和父亲

相处来理解,如何走入社会和适应社会准则。母亲是孩子的情感依赖,即使是自己最柔弱一面也应该可

以在母亲面前表露。一个优秀的孩子往往是遇到挫折可以有人倾述,遇到决策有人可以咨询。不同的家

庭成员要扮演不同的教育角色,父母是一个整体。

而在这个案例中,父亲柔弱,母亲强势(没有歧视女性的意思,女性可以强势,但是还是要扮演好自己

应该有的角色),至少在目前的父系社会的根基下,这不是主流的搭配。在教育的问题上,该父母始终

没有在如何较好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一致。

在这个家庭中,女儿和母亲的矛盾无法调和,而且难以治愈……

目前这个孩子遇到的是非常具体的问题,现状是:首先孩子读的是职高,没有学过高中文化,这次的戴

氏模拟考试330分左右。但是她的同学推荐她去易森参加高考美术培训,易森承诺交够2万以上套餐的费

用,保证能过本科线。

这个孩子和家长动心了,但是还是选择再来咨询下我。

首先今年的文化本科线是380分,比去年高出了30分。第二这个孩子小学学了点美术,到目前为止是零基

础,距离今年的高考美术还有不到6个月的时间。其目的就是想通过美术的捷径拿到本科文凭。但是这样

的文化成绩,又没有长期学习美术,一样优势都没有,问孩子喜不喜欢,也不作答。

整个谈话过程都是父亲在咨询我,这一幕和小时候是多么的相似。

被动的孩子有个逻辑是这样:你选的路,我配不配合要看我心情,你选的路,我做不好是因为这是你的

选择……

所以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有逆反产生的时候,请静静等待,晚熟不怕,怕的是永远不熟,家长想教好孩子

迫切的心愿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很多时候让自己的孩子不成熟的就是家长你自己啊!

如果我是这个家长,今天来找我,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发问,如果孩子不发问,尴尬就尴尬,不说话也

没关系!家长和老师笑盈盈始终保持和蔼就行了。

中间谈论的过程我就不细说了,最后我给出的建议是,今年暂时不参加高考美术集训,必定双线作战也

是需要有强大的心理基础和身体素质的。第二孩子如果没有勇气面对,逼也没有用,与其拿钱赌博,还

不如让孩子就做好一件事。

最后家长基本同意了我的观点,言下之意就是晚熟不怕,再观察一年孩子的表现,教育也是要看投入产

出的。

从参加集训开始要想读艺术类大学3—4年,花费不会低于10万。

也只有中国的父母,才会如此“大方”,可怜天下父母心……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