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语境下,如何创作一幅油画》

油画被引进我国有百年之久,其创作在主要形式语言是将客观形象进行提炼概括使其上升为理性高度以进行人类情感精神的交流,油画按照创作题材划分,可分为抽象画,风俗画,风景画,人物肖像和静物等,但无论何种题材,其基本形式语言可分为—构图;造型;色彩;肌理;当然,最后还包含作者自身的创作思路,接下来我们分别论述。

首先讲构图,构图即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表现的形象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图式,构图是绘画的根本形式,是绘画的灵魂,一幅成功的油画艺术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反之,会影响作品效果,无层次和章法,可见,构图对油画的意义之重大。

古典油画注重庄重感,构图多采用三角形,方形等,塞尚的静物画和风景画就特别注重构图的均衡和协调性,客观对象在空间中的合理分配可以让杂乱无章的物象趋于统一,抽象主义绘画代表蒙德里安的格子画,通过对画面元素巧妙的分割和组合,使平面抽象成为一个有节奏,有动感的画面,当然,这就延申了构图的另一层含义,即构成。

7b703846b8eac9b92c9c9fecf00502e6db976a6619d45-psIszr_fw658[1]                         292c64d518a960aeb6161ff129938f8fd9ae6046dfcc-XKhnT2_fw658[1]                                    b5c1e17c92380a66f96ab351da9af8f3fdcaa7501e28d-czuRTg_fw658[1]

接下来是造型,造型是绘画的基本要素和特征,造型手法上,通过线条,形体,空间的塑造,同时经过作者主管概括和提炼,加工,使之符合美的规律,古典主义大师特别注重线条的造型美,喜欢用柔美,简洁的曲线来表现人体美,从观者角度出发,造型是我们最先看到,也最易辨认的艺术语言,毕竟形象画的像与否,是人天生可感知的一种本能,仅从人物造型来看,我们就能感受出各种形象透出的审美形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高贵造型;

d290612d3bd7aa3da433377dfd86172eedcc18e91eb5a-QW1KzC_fw658[1]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属于优雅造型;

ecb282d22d7e2cf233aaeedf7e22fda7e5b8daf2156d86-97i4VY_fw658[1]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属于健美造型;

80859c0c20d64d39ab3fa9c9f214d35a527e110317e1d-bIFJdc_fw658[1]

以及莫迪里阿尼画笔下病态的《年轻女郎》;

602e68a60b5295b281ddfa1ccc91c697e5dd72a713b674-qISg5X_fw658[1]

达利怪诞的《内战的预感》;

8074f8e2e86786ea992afe550e95bd2de76db3d33ba5e-mlkBFg_fw658[1]

巴斯奎特古怪的涂鸦造型。

997995797829923f682570caf01b06fff8a0d8059967-V8AxC5_fw658[1]

每个画家的作品都有不同的造型手法和造型特点,不管艺术风格如何变化,造型在油画视觉语言诸多要素中,始终居于重要位置。

色彩是油画形式语言中的一种,绘画的色彩具有表现性,和生活中的色彩具有本质区别,表现性指的是从作者本身创作思路出发,主管选择和搭配色彩,其中,需了解的是色彩的几大对比方式,包括:色相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同色对比以及面积对比。

下面举其中几个阐述;

色彩的明度对比,古典油画艺术非常注重色彩的明度对比,通过对光线氛围的营造塑造出人物形象和性格,讲究画面布光呈现的效果,例如卡拉瓦乔就善用戏剧性的布光效果作画;7881a255872cac4d7f6934c48f4f33dad80a9ed14320d-jAIKqR_fw658[1]《基督下葬》 卡拉瓦乔作;

色彩的补色对比,补色在色相环中是对比最强烈的一组颜色,例如蓝橙对比,红绿和紫黄对比,在马蒂斯的《坠落的伊卡洛斯》这幅画中,就运用黄和紫的补色对比关系作画,在色彩关系中,补色并置可以产生最强烈的对比效果和情感表达;

timg[2]《坠落的伊卡洛斯》 马蒂斯作;

色彩的冷暖对比,将色彩的色性倾向进行比较的色彩对比,色彩的冷暖来自人的心理感受,冷暖是色彩对比中最为响亮的一种对比方式,冷暖不会孤立存在,也包含了色相,明度等色彩因素,例如梵高的《夜间咖啡屋》中,温暖的黄色灯光和冷漠的蓝色天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产生震撼的视觉效果,冷暖具有相对性,绿色和黄绿色对比,绿色偏冷,绿色和蓝色对比,绿色又具有了暖色倾向,总之,色彩都不能脱离对比来谈。

95007afd11e0973fac88e3c8ba9b2824dea1dd501c03f-K8uNnd_fw658[1]

色彩的纯度对比,即鲜灰对比,通过鲜艳度不同,并置在画布上形成对比关系,纯度的不同可以营造画面的空间,透视关系,比如在一幅风景画中,远景颜色的纯度通常低于中景和近景的,目的为了营造画面的纵深感层次感,像莫奈的风景画即是如此,还有塞尚的静物画,降低背景的纯度,提高主体物纯度,突出要表现的对象;纯度的高低通常也表现画家的情感,或精神象征,例如马蒂斯,梵高,都偏爱高纯度的色彩,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通过他们的画找回内心的宁静,找回一份轻松和纯粹的感觉。

9ec76f76d888a9d63c781a88f912151f3216a879ddd3d-8dpGNc_fw658[1]

然后是肌理和笔意,油画肌理是画者对油画工具材料和技法运用所产生的材质效果,好的肌理效果能充表现油画特点和魅力。同时,其油画本身的材料和质感,也是画家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方式,例如,安格尔的《瓦邦松的浴女》,笔触细致,笔笔融合,颜色滋润,采用大面积平涂,画皮肤像镜面一般,表现出那一代古典油画的显著特点;后印象主义的高更虽也是平涂,但扫涂的笔触痕迹比较明显,风格相对粗放,擅用色块加勾线来构成画面,,同时期的梵高用厚重,奔放,行云流水的笔触表达一种强烈的,热情的,狂放的感情,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他的《星空》,《夜咖啡馆》,便是这样作画的典型。

最后要谈到的就是创作思路,即作者想表达的成长经历,感情生活,喜欢的事物,现在很多画家都根据这样的线索来创作,古典主义绘画则喜欢取材神话和宗教故事,以及历史事件,表达宏大的叙事,到后印象主义,则更注重个人的感觉,强烈户外写生,去感受大自然,强调的是对事物本身的感受,同为后印象主义的梵高则在注重写生观察,创作的同时加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进去,到了现代主义后,艺术家创作的图式逐渐脱离自然外形,转而追求某种深层的内在精神表达,比如爱用“格子”,这样图式作画的蒙德里安,善于用几何形体的相互交错来构建秩序和规律,达到平衡,当然,和同为抽象画家的康定斯基,表达情感流露的“热抽象”,就完全不同了,特定的历史背景也能为画家的创作提供思路,比如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表达的就是文革期间的集体心理记忆与情绪,画中人物木讷的表情表达的是文革的“创作”和那个年代下中国人受压抑的个性。

cd8f149998ee70ecde7337fa5a93c4a061db3f113d361-3NHyeh_fw658[1]

还有在20世纪70年代文革后期出现的伤痕美术现象,代表画家和作品如罗中立的《父亲》,

6eb82008b4d237bf9c78204af360f4596ffd36882fac5-tOeZ1E_fw658[1]

高小华的《为什么》,

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

328bf96088c65eaa37b915e9e9faef29c1d025b06fc35-IkxORA_fw658[1]

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创作,但无论创作思路如何,最终还是要回到画面上,不能脱离基本形式谈内容,以上是我对油画如何创作的结论。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