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美术培训——色彩搭配1

由一个现场测试开始:
请在座的每一个人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下来。大家应该都认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尽管有人说同样喜欢红色,具体到是不是喜欢同一个饱和度,明度,色调,一样的红色,答案也许并不是一样。那么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那么色彩搭配原理到底在研究什么?既然每一个人都喜欢不同的颜色,有没有研究色彩搭配的价值?
成都美术培训里的极典美育,在我们长期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色彩搭配的秘密,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
还是由另一个问题来解决前面的问题。
在座的每一个人,有没有人天天吃火锅?有的举手。我想应该是没有的,因为第二天底盘遭不住。
那么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吃米饭,而少数情况下我们吃火锅,这是一种常态是不是被大家所认可?当然不排除有人天天吃火锅,还是那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这种常态也在听觉有体现。大多数人(这个统计要把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所有集合)喜欢听刺激度不太大的音乐,而变化激烈的死亡摇滚和基本无变化的诵经作为音乐的两个极,听的人数比例应该没有中间阶段的人数多。那么这又是为什么?
电影也是同样,恐怖片应该不是一个人的观影常态。如果一个人天天关房里看恐怖片,请离他远点。
那么色彩搭配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让我先来讲一讲,色彩功能性。
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有感受光波长度的器官,也就是我们的视网膜上的锥状细胞。人类能分辨事物颜色的能力,也不是世界上所有动物里最强的。人类能感受色彩,实在是上帝给予我们的祝福,我大胆的猜测色彩感受能力是我们人类智力进化的重要因素。因为理性认识由归纳总结而来,归纳总结由信息积累而来。而往往一个事物反复出现同一个色彩时,我们人类就有了一个事物规律的既定认识。就好比可以吃的高能量食物,橙色系比较多,比如橙子,面包,烤熟的肉类。所以我们认为能量一词可以用橙色代替。一个潜意思的发挥,让很多和能量沾边的企业标志使用橙色居多。这种案例实在太多,我就不一一举例。只是想说明这种既定认识是影响我们设计的,感官信息——信息积累——连系文字符号——设计。 色彩的功能性是通过大量事物给人类反复刺激,形成的潜意思而产生。但是自然界中,鲜艳的颜色,都有引人注意的功能。一方面花朵希望昆虫来采蜜并帮助植物繁殖,而动物身上的鲜艳颜色却有可能是叫你离他远点。
人类服饰的鲜艳颜色是,用来干嘛的呢?
英国军人的红衣,是英国鼎盛时期的标志。但是随着一战的洗礼,事实证明战场上使用红色的军服实在是太傻太天真。
少数民族的鲜艳礼服又是拿来干嘛的?部族间一年一度的赛歌会,千里迢迢来参加的部族间年轻人聚会的节日。只有这一天,大家可以名正言顺的相互抛媚眼。加入你是一个部族青年,这一天你穿的太过低调,也许又会迎来新一年的光棍时光。 
快餐店和法国大餐厅的色配有什么区别?我们下次再聊。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