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请先做好你自己

 这几天画室来了一个学生A,电话里只是觉得是个比较有礼貌的学生,见了面也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女生。相貌平平,穿着平平,说话正常。昨天上完课,我和她聊天才知道,她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学生,学的是应用数学。这时我才对这女孩有点刮目相看。我有一个习惯特别喜欢和各种学霸、学渣聊天,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也许这是我的职业习惯吧!我认为任何一个正常人,之所以长大了成就不一样是和受到什么样的环境影响有关。以前我认为是教育有关,后来我修正了自己的看法,其实环境才是最重要的。教育是家长和教育者主动的影响孩子,而环境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在这个案例里,体现得尤为充分。

      接下来我来描述这位女孩的成长:如有透露隐私,先向您道歉,因为这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和您一样优秀!

      学生A的父母:两个都是四川人,就读的学校估计是中医学院,毕业后没有关系不能留在成都大型医院,然后决定离开成都来到了美丽的新疆,原因是他们认为比较穷的地方对于医生的职业生涯来说更有发展前途。(“心向远方”这是有基因存在)。据学生描述,只要作业做了成绩还行,父母从小不管她,任由他和院子里的孩子玩到深夜,包括打架。父亲是乐天派,母亲是个很严谨的人,妈妈是产科医生。刚到新疆的时候,那里的人很穷没钱看病,他们免费给他们看病,病人都非常尊重他们整个家庭。学生A从小亲历了很多以物易物的情况,就是很多人为了感谢他们家送鸭蛋,蔬菜什么的。到了菜市场,看见学生A从外地读书回来,都会说:A医生家的女儿回来了,会送他蔬菜,水果什么。学生A谈到这里时,我能体会到她真心为自己爸妈感到骄傲。但是她口中描述父母是:我父母很神奇!我让她举例神奇的事还有什么?她说:比如我现在在成都学一个月的画画,我给我妈说我想回去放羊,我妈第二天就说已经联系上一个朋友了,可以让我8月去放一个月的羊。我说:“哦,也就是你妈妈可以很容易做到这些,我们看来不容易的事情。”
学生A小学读完就离开父母,到绵阳中学读初中和高中 ,大学就读浙江大学,数学系。我问数学是受谁的影响,她说她小时候数学觉得特别难,他爸爸数学好,他爸爸用一种游戏一样的心态做她小学的数学应用题。她说她小时候觉得自己爸爸特别牛逼。为什么你不选择其它的学科(牛津)?她说其它理工科目我在浙大去上过,完全不懂老师在干嘛?上不了。
说到这里,我想到很多学生做事情很矛盾,想法很多,就是很少去了解,所以很难对自己有一个判断,而且做决断非常的犹豫和拖延。而这个女生,对自己的判断很清晰的原因,自己去上过。
我问她,你受你父母谁的影响大?她说:是我妈妈,她做事情很严谨对自己要求很高。爸爸是乐天派觉得怎么都可以。她补充到:其实有时候对自己太苛刻,还是不好,自己很难受。如果我自己决定要做某件事情,如果没有达成,我觉得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自己不努力。所以有时候把自己逼得很难受。但是一旦实现了,我又觉得其实很多人也能做到,我是运气好。(PS:学霸的世界你永远不懂!)

      另外这个学生还有一个亲姐姐,学的是化工。(没有其它信息)

      在这个案例里,父母在教育上花费的时间应该不多,据学生A自己描述,她小时候早上还没起床父母已经出门,她晚上睡觉了,父母才回家。所以学生A得到的“教育”其实是不多的,我这里说的“教育”是家长告诉你该怎么做。但是整个家庭受到当地人的赞许和尊敬却能让学生A从侧面知道自己的父母是怎样的工作。

     昨天就这个女孩我和另外一个家长聊天。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了升学,升学是为了什么?找工作,找工作是为了什么挣钱养家。其实以这些目的作为学习的动力是可以让你“及格的”,但是要让你优秀是不够的! 
如果你是以这样的目的来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么他拿一个及格的分数给你,我觉得他已经尽力了。

     家长要想得到一个优秀的孩子,请先做好自己!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