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解读33– 20世纪美术3达达主义和表现主义

达达主义:产生于1915年至1916年,一群有反抗情绪的青年从各国移居瑞士苏黎世,因志同道合常在伏尔泰酒馆聚会,他们提倡否定一切,否定理性和传统文明,提倡无目的无理想的生活和文艺。抛弃了其他流派在美学上和艺术语言上的追求,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抗社会现实和现存价值观。它是一种社会思潮,它只是在反抗、嘲讽和戏谑中使用的手段媒介,尔后为一些人关注,“歪打正着”地被用来作为新的含有美学价值的语言。在巴黎的代表人物是皮卡比亚和恩斯特。在柏林施维特斯是达达主义的领袖。达达主义的目的不在创造,而是在于破坏和挑战,所以广泛采用拼贴和现成物。马塞尔·杜尚是达达主义的典型代表。他早期曾迷恋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风格,代表作是1912年的《走下楼梯的裸女》,后来他开始走向反传统、反权威、反美学、反艺术,提倡破坏就是创造。代表作《泉》,将一个从商店随便买来的男厕所小便池,随意写上“R.Mutt”的标记,随便取了个名字。于是小便池成了艺术品。杜尚说:“这东西是谁动手做的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这个生活中普通物品被选中,放到一个新地方,给了它一个新的名字和新的观看角度,它原来的作用消失了,却获得了一个新内容”

表现主义是20世界初北欧诸国的重要艺术潮流,强调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强调主观至上,否定客观现实,反对艺术的目的性。表现主义来源久远,早期日耳曼人的蛮族艺术,中世纪的哥特艺术,文艺复兴中的鲍茨、勃鲁盖尔等画家作品,都看得见其踪迹。19世纪末的凡.高、劳特累克、克里木特、爱德华·蒙克等画家都是表现主义先驱。挪威画家蒙克直接推动了德国表现主义的兴起,其油画版画作品描写了他亲生的遭遇和内心的感受,呈现出不安、颓废、悲观、恐惧等世纪未情绪。蒙克5岁时母亲因肺结核逝世,14岁时同样的疾病又带走了姐姐。父亲对宗教产生了近乎疯狂的执着心,其所作所为令少年蒙克战栗不已,终于父亲在他26岁时逝世。不久弟弟也撒手人寰,妹妹则进了精神病院。蒙克自幼体弱多病,长期被急性焦虑症和被害妄想症折磨,深陷酗酒和混乱两性关系中。曾又一次与情妇发生矛盾导致手枪走火左手手指一部分被炸飞。45岁时主动进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最终康复出院。以81岁高龄逝世。《呐喊》是他代表作,另外还有作品《青春期》创作于《呐喊》问世的第二年。20世纪表现主义的主要基地是德国,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斯泰纳的神秘主义对之影响巨大。表现主义的团体有1905年的桥社、1909年的蓝骑士社。代表画家有康定斯基、马尔克等。

《呐喊》《呐喊》

Recent Posts